新闻动态
泰安: 以金融“含绿量”赋能绿色发展“含金量”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泰安市绿色贷款余额762.4亿元,比年初增长19.1%,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3.1个百分点——
以金融“含绿量”赋能绿色发展“含金量”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良好生态环境既是宝贵的自然财富,也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金融支持是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绿色发展,聚焦新旧动能转换、空气质量改善、“碳达峰”“碳中和”“四减四增”等绿色发展要求,积极推进绿色金融工作,不断扩大绿色信贷产品供给,以绿色信贷支持绿色经济发展。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泰安市绿色贷款余额762.4亿元,比年初增长19.1%,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3.1个百分点。
走进山东泰安肥城经济开发区中储国能300MW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施工现场,挖掘机推土机轰鸣震耳,重型卡车来回穿梭。这片热土的蓬勃生机,正是全市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生动写照。
2024年9月,省发展改革委联合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公布肥城市为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区域综合性试点,人民银行泰安市分行闻令而动,打出政策组合拳,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健全组织体系、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引导金融资源持续向试点建设重点领域倾斜。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肥城市新型储能产业授信规模近200亿元,绿色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跑出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加速度”。
政策体系搭建是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首要保障。“我们充分发挥作为宏观调控部门和金融管理部门的双重职责,试点批复后,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赴肥城市相关企业走访对接,推动肥城市充分发挥盐穴储能等新能源产业优势,着力在发展模式、创新路径、支撑政策等方面进行探索、作出示范,努力形成绿色金融支持能源和产业转型的新策略、新实践。”人民银行泰安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程涛表示,人民银行泰安市分行加强政策融合创新,结合近年来出台的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相关政策,从政策支持、组织保障、产品和服务、标准和激励四个方面提出具体推进措施,梳理出需建立完善的配套机制,为后续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同时,我市推动肥城市出台专项建设方案,聚焦盐穴储能、钢铁、化工、锂电新材料等产业转型和发展需求探索金融支持路径,推动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转型重点领域聚集。
组织体系建设是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基础。早在2024年7月,人民银行泰安市分行就与肥城市委、市政府签订《县域金融服务与管理合作备忘录》,定期向县域相关部门共享金融政策措施、统计数据等,做好各项政策传导落实,搭建起了人民银行地市分行与县级政府的金融服务管理协作机制。在此基础上,为更好支持试点建设,人民银行泰安市分行联合泰安市财政局、泰安金融监管分局在肥城市先行先试开展绿色金融特色支行创建活动,从提高绿色支行业务专注度、融资便利度、人员专业性等方面,提升金融机构绿色金融服务能力,并将创建活动成效纳入到泰安市绿色金融评估体系,引导金融资源加速流向试点建设领域。
金融资源供给是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支撑。针对新型储能产业技术密集、投资周期长的特点,人民银行泰安市分行指导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项目贷”“碳减排挂钩贷款”等专项产品,并灵活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记者了解到,中储国能(山东)电力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肥城市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首次成功并网发电,是我国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重要里程碑,这背后离不开中国银行泰安市分行7.5亿元绿色项目贷款的支持,贷款利率远低于该行常规项目贷款利率。在金融服务方面,人民银行泰安市分行组织金融机构选派专家骨干组建“绿色金融业务顾问团”,开展“行长访企业”活动,深入肥城市新型储能、锂电新材料、钢铁、化工等企业宣讲金融政策,试点批复以来,各金融机构高管累计调研问诊肥城市企业20余次。
如今,在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下,肥城市新型储能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目前,肥城市已落地新型储能产业链项目22个,总投资达340亿元。全市金融机构为肥城市新型储能产业审批授信近200亿元,有力保障了项目顺利推进。待项目全部建成后,肥城市盐穴储能总装机规模将突破3480MW,成为全国最大的盐穴储能基地。
从盐穴到“金”穴,离不开金融层层助力。“我们将进一步积极联合有关部门继续深化试点建设,用足用好各项政策工具,加强绿色金融效果评估,选树一批绿色金融特色支行,推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转型领域倾斜,同时探索建立金融碳账户、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等配套机制,全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绿色金融改革的‘肥城样板’,吸引更多绿色低碳领域的‘金凤凰’落巢泰安。”程涛说。
中华泰山网记者:苏婷
上一篇:周末逃离城市计划:昌平7个“藏在深闺”的乡村Walk
下一篇:没有了